股票名称 | 当前价格 | 涨跌幅 | 市盈率 |
---|---|---|---|
N新天 | 4.58 | 44.03% | 13.07 |
N甘李 | 91.18 | 44.00% | 30.66 |
硕世生物 | 261.08 | 12.34% | 88 |
金晶科技 | 3.38 | 10.10% | 73.26 |
安彩高科 | 4.69 | 10.09% | 61.16 |
跨境通 | 5.90 | 10.08% | 0 |
爱迪尔 | 5.90 | 10.08% | 0 |
凯盛科技 | 5.91 | 10.06% | 50.9 |
雪榕生物 | 11.94 | 10.05% | 20.78 |
旗天科技 | 5.48 | 10.04% | 0 |
股票名称 | 当前价格 | 涨跌幅 | 市盈率 |
---|---|---|---|
乐视退 | 0.35 | -10.26% | 0 |
中 关 村 | 11.12 | -10.03% | 130.88 |
恺英网络 | 3.50 | -10.03% | 0 |
新力金融 | 11.58 | -10.02% | 375.54 |
顺网科技 | 23.55 | -10.01% | 0 |
金运激光 | 44.01 | -10.00% | 863.75 |
天齐锂业 | 23.22 | -10.00% | 0 |
国药股份 | 44.57 | -10.00% | 21.7 |
汤臣倍健 | 19.81 | -10.00% | 0 |
神州泰岳 | 6.13 | -9.99% | 0 |
“十四五”第一年,中央把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提高到“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验”的高度,一系列部署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资本方面,从2月9日发行第一批碳中性债券到3月17日,37天共发行碳中性债券23只,总规模259.14亿;在企业方面,包括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碳排放高的行业,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正逐步开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抢占制高点。
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将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只“碳中和”特别“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是全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绿色债券,有助于实现碳峰值和碳中性的目标。
这将是金融机构发行的第一笔碳中和债务。据记者统计,从2月9日第一批碳中性债券发行到3月17日,37天共发行23只碳中性债券,总规模259.14亿元。它的显著特点是在键的全称中有“碳中性键”和“专门用于碳中性”的标志。
碳中性键是绿色键的一个子类。与普通绿色债券相比,碳中性债券更注重资金的使用。此外,碳中和债务需要第三方评估和认证,碳减排的具体环境效益也要详细披露。
“碳中性债券作为一种创新品种,为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策支持叠加碳中性债券,对发行人有一定的形象宣传效果。预计碳中性债券的发行将在年内大幅扩大。”中证鹏远评级高级研究员高表示。
记者了解到,未来碳中性债券有三大变化:从债券类型来看,碳中性债券目前分为碳中性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性公司债券,以及未来碳中性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有可能出现;从发行方来看,碳中性债券主要由高评级央企和国企发行,未来可能会扩大;使用方面,碳中性债券目前支持碳减排项目,碳汇未来也可能成为支持领域。
需要第三方评估和认证
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峰值和碳中和”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后,相关部门创新推出碳中性债券。2月9日,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下的碳中性债务,要求募集资金专门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分别于2021年2月25日和2021年3月5日推出碳中性公司债券。
风力数据显示,中国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注册的首批碳中性债券于2月9日成功发行,拉开了碳中性债券发行的序幕。
据记者统计,截至3月17日,共发行碳中性债券23只,总规模259.14亿。其中碳中性公司债11只,募集规模142亿元;碳中性债务融资工具12种,规模117.14亿元,包括中期票据和资产票据。
高表示,为帮助实现碳中性目标,建议可以发行碳中性金融债券、碳中性地方政府债券、碳中性公司债券等债券品种,监管机构应发行具体的碳中性债券
与普通绿色债券相比,碳中性债券需要第三方评估认证。以长江三峡集团发行的碳中性债券为例,债券募集了20亿元,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满足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资金需求。根据招股说明书,发行人已聘请中国程心绿金科技有限公司从债券募集资金中通过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对拟建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
评价表明,债券募集资金对应的项目建成投产后,与同等供电的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联合减排二氧化碳3367.7万吨,替代化石能源1847.7万吨标准煤;协同减排二氧化硫排放11794.19吨,氮氧化物排放11310.32吨,烟尘排放2295.38吨,环境效益显著。
从目前的发行案例来看,如果选择发行碳中性债务融资工具,需要进行发行前第三方评估认证,详细披露募集项目的环境效益;但如果选择发行碳中和公司债券,不要求进行发行前第三方评估认证,但需要同意在募集资金实际投入使用后,最迟在定期报告披露时披露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项目碳中和评估认证报告。
投资方面也需要出台配套政策
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前述碳中性债权人主要是新项目建设、偿还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前期贷款、补充营运资金。筹资项目主要包括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核电和抽水蓄能项目等清洁能源,还包括轨道交通和低碳生活建设项目。
高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碳排放和碳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碳中性债券支持的项目都属于从碳排放端减少碳排放,碳汇在实现“碳中性”目标中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在碳中性债券的资本使用领域承认碳汇。
所谓“碳汇”,是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植被恢复等措施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或机制。
从发行方企业性质来看,23家碳中性债券发行方均为地方国企和央企,主要评级大多为AAA,如南方电网、华能、国电等
投集团、长江三峡集团等。换言之,目前碳中和债的发行主体资质普遍较好,因此其票面利率大多低于同日中债估值。
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发行的“21中电投GN001”期限为2年期,票面利率为3.4%,低于当日中债估值16BP。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陈健恒表示,这可能与发行主体本身资质较好、市场认可度较高有关,但不排除可能会存在非市场化因素。
“从普通绿色债券发行情况来看,并未发现绿色债券有明显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在当前发行人考核仍是以融资成本为主的市场下,能否降低其成本仍是提升发行人发债动力的根本。”陈健恒称。
陈健恒表示,碳中和债的推出是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又一创新和突破,有助于境内绿色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碳中和债有了更多的进步和突破,比如与国际标准更加紧密结合、信息披露要求更加明确、碳排放计算以及环境评估更加完备,但是制约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发行端政策较多,但是未有投资端的配套政策出台;国内ESG投资理念相对薄弱,未来仍需政策引导。
2020-11-09 10:14
2020-04-10 12:02
2020-04-10 22:02
2020-08-18 16:05
2020-09-21 09:35
2020-03-19 10:13
2021-01-13 12:38
2020-10-30 08:44
2020-12-21 18:35
2021-03-17 15:38